期刊简介

  《儿童与健康》(月刊)是科普性刊物。杂志是适合于0~6岁儿童的教育、保育和智力开发的科普类杂志。以“为儿童身体一心理-社会适应全方位健康服务”为宗旨,介绍优生、优育、优教等育儿的知识和经验。本刊是《儿童与健康》——妈妈宝宝之友杂志的电子版。

  《儿童与健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儿童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96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58/R

邮发代号: 52-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童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儿童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969X
  • 国内刊号:61-125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儿童与健康杂志介绍

  《儿童与健康》(月刊)是科普性刊物。杂志是适合于0~6岁儿童的教育、保育和智力开发的科普类杂志。以“为儿童身体一心理-社会适应全方位健康服务”为宗旨,介绍优生、优育、优教等育儿的知识和经验。本刊是《儿童与健康》——妈妈宝宝之友杂志的电子版。

  《儿童与健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本刊栏目设置
“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活动、保健保育课堂、资讯、心理健康、经验交流、亲自然玩与学、案例面面观、家园共育园地、游戏化活动、教育札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儿童与健康杂志投稿须知

儿童与健康杂志社征稿要求

  1、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3、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4、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6、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约定。


期刊引用
儿童与健康杂志影响因子
儿童与健康杂志发文量
儿童与健康杂志总被引频次
儿童与健康杂志往期文章
  • 日常生活和区域游戏中的数学活动

    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集体教学占主要形式.集体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教师不仅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材料,还要通过讲解、演示、操作、游戏等方法为全体幼儿的学习创造条件.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为幼儿学习数学起到了指导、交流整理和归纳的作用.但是集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面对数十名幼儿,容易产生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这就难以适应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作者:方鸿霞;张玉梅;郭显梅;党帆;张静 刊期: 2018- 04

  • 助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成长的“五剂”

    我园自2000年录用了第一位男教师以来,先后又录用了五位男教师,他们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有四名音乐专业、一名体育专业、一名教务管理专业.如何将他们从非专业教师引领成为专业化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成熟教师?我园从男教师执业现状、管理范式、自我发展以及个案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研究过程中注重实施相适宜的途径,助推男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15- 09

  • 这样的“评析”值得商榷

    近期我省组织了一次名师送教活动,共10节集体教学示范课,均出自本省的优秀教师.机会难得,学习中我认真观摩了每一节活动,更细心聆听了专家的点评,收获良多.但其间某专家对大班美术活动《灯光下的舞蹈》近乎完美的评析却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现结合具体内容阐述一下个人认识.......

    作者:袁小燕 刊期: 2013- 01

  • 在美术区角中融合推进美术教育活动

    区角活动是集体教育活动的重要延伸,它弥补了集体教育活动操作时间短、作品数量有限、教师只能关注集体忽略个体差异的局限性,把活动的主位还给了幼儿,使幼儿在活动区中自由操作,尽情发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绪和态度,也给老师提供了个别化教育的契机,从而帮助全体幼儿多元发展.......

    作者:刘红琴 刊期: 2018- 07

  • 区域游戏与主题的有效融合

    随着新《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的颁布,我园在反复解读和领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游戏作为孩子的一种基本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我们以区域游戏为着手点,以区域游戏与主题的融合为切入点,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将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进行融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扩展,反过来同时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探索体验,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从而把整个教育的过程构建为让孩子......

    作者:徐春芳 刊期: 2014- 03

  • 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幸福感、工作效率、复原能力、情商与社交能力都取决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在认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判断与评估,包括掌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性比较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那自我评价能力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呢?......

    作者:陈海萍 刊期: 2015- 04

  • 特长协作研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观察”教研模式

    幼儿园一线教师在区域游戏观察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令自己疑惑不解、甚至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园在市级课题“借助‘区域观察记录’研讨,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各种形式的积极研讨,教师们往往会碰撞出比较好的、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法,进而解决困惑或棘手的问题.其中“特长协作研讨”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研讨形式.本文所指的的“特长协作研讨”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内部在区域游戏方面有比较深入......

    作者:陈锂;陈海霞;朱敏 刊期: 2018- 06

  • 孩子便秘怎么办?

    这天早上,翼翼来园时,他妈妈着急的对我说:“老师可怎么好呢,我家翼翼三天没大便了,愁死我了,老师啊麻烦你今天帮忙看看啊!”我郑重的点点头,翼翼妈一步一回头的走了.“翼翼,要大便吗?”这句话一整天我满怀期望的问了多遍,可他每次都摇摇头.没办法,放学时,我只好带着翼翼和她妈妈来到了幼儿园的保健室,向宋医生寻求解决办法.宋医生给了以下几条建议.......

    作者:仲美芳 刊期: 2015- 01

  • 社会活动:一个人在家

    设计意图:许多家庭由于父母自身工作繁忙又无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偶尔会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无形中增加了潜藏的危险.大班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当他们独自一个人在家时,心理上还会产生恐惧.因此,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独自在家时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应对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左金静 刊期: 2017- 05

  • 用“四块糖”法打造幼儿的良好个性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生动展示了陶先生的教育艺术: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打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

    作者:任琴芳 刊期: 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