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儿童与健康》(月刊)是科普性刊物。杂志是适合于0~6岁儿童的教育、保育和智力开发的科普类杂志。以“为儿童身体一心理-社会适应全方位健康服务”为宗旨,介绍优生、优育、优教等育儿的知识和经验。本刊是《儿童与健康》——妈妈宝宝之友杂志的电子版。

  《儿童与健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儿童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96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58/R

邮发代号: 52-12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儿童与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儿童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969X
  • 国内刊号:61-12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儿童与健康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每次上美术课或手工课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小朋友对着我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其实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他们却只是坐在那儿,目光呆滞的看着其他小朋友,嘴里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同一句话,或者有的小朋友干脆胡乱做一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这是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养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对于这种情况,我及时向家长反映,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4- 06

  • 万般呵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护

    万般呵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护.记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了,只是如今细细品来,觉得其中大有道理.安全,永远都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孩子们生存的根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说道:“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时期的孩子活泼又好动,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因为年龄小,不辨对错,又缺乏生活经验,周此,他们常不能清楚地......

    作者:尚艳辉 刊期: 2014- 06

  • 老师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

    下午离园,家长接孩子时,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这样说:“你家孩子今天又打人了.”、“哎呀,怎么回事?你家孩子太调皮了,爱捣乱,老师说的话根本不听.”、“你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是和小朋友说话,你回家管管吧.”……老师向家长诉说幼儿在园犯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以前,我也不例外会经常向家长告状,但收到的效果甚微,有些孩子反而调皮的越发不可收拾,更难管理.后来发现向家长“告状”这一举措实为不妥.......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 06

  • “乔装”核桃壳

    ......

    作者:李利萍 刊期: 2014- 06

  • 这里的孩子没有“特殊”

    我园有几个特殊的智障幼儿,但封闭的思维隔断了这些特殊幼儿与正常社会的人际交往.其实特殊孩子也有和他人交流的愿望,只是他们的智障阻碍了他们的交往.于是,我们尝试让智障孩子走进我们幼儿的运动环境.每周我园的体育大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对特殊幼儿来说更是一件开心的事.一到我们的活动音乐响起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几个孩子两只手高高举起哇哇地叫着,以表明他们急切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很开心的心情.可是......

    作者:孙芳华 刊期: 2014- 06

  • 废旧照片大变身

    新学期开始了,托班的小朋友也从小的弟弟妹妹升到小班成了小哥哥小姐姐,原来班级中为了帮助小朋友辨认物品的照片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功成身退”.好好的照片这样淘汰太可惜了,怎样让这些“退休”的旧照片继续发挥余热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作者:赵红;孙雅 刊期: 2014- 06

  • 纸筒大变身

    ......

    作者:刘树红 刊期: 2014- 06

  • 主题墙饰——可爱的动物

    ......

    作者:钱丽丽 刊期: 2014- 06

  • 黑暗的影子?究竟是什么颜色?

    当画面映入眼帘时,首先扑面而来的是或冷或暖的色调感.细细品味时,在作品明确的色调中依然能够寻找到互补色和对比色的踪影.虽然画面的整体色调已经能够带来对情绪的影响,但穿插其中的互补色和对比色就像一篇小说中的支线情节一般,产生的戏剧冲突不影响通篇的情绪基调但能使画面看起来更有意思,更耐人寻味.支线情节构架得越饱满,所塑造出的形象就会越鲜活丰润,这一点在艺术的创作中是共通的.......

    作者:翌金 刊期: 2014- 06